專訪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宮鳴:全力打造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新高地(法治日報)
來源:法治日報 作者:趙穎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宮鳴
“2023年前11個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8萬人,同比增加53.3%;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2240件,同比增加1.7倍;立案辦理知識產權公益訴訟案件570余件,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宮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了知識產權檢察履職相關情況。
檢察力量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2023年,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文化領域侵權盜版犯罪,加大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力度,激勵創新創造,維護公平競爭。
宮鳴表示,從案件類型看,除了常見的電影、圖書、音樂等傳統領域案件以外,涉及計算機軟件、數字版權、文化創意等新技術新業態新領域案件增多。
最高檢首次以“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為主題發布指導性案例,其中包括“人人影視字幕組”侵犯著作權案。該案作案手段新穎、侵權作品數量大、涉案人員多、時間跨度長,是一起社會高度關注的重大網絡侵權案。
據宮鳴介紹,該案的辦理明確了網絡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中“避風港規則”的適用條件和審查要點、涉案侵權視聽作品數量龐大時作品實質性相似的認定規則、涉案人員眾多的網絡侵權犯罪案件中如何嚴格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這些規則的明晰,對于辦理同類案件具有重要價值。
數字經濟時代,信息網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犯罪加速向網絡空間遷移。“如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呈現出侵權對象數量多,偵查取證難;侵權手段技術新,案件認定難;與網絡犯罪案件交叉競合,準確定性難;虛擬幣洗錢成為重要手法,追贓挽損難的新趨勢。”宮鳴說。
對此,檢察機關加強對新技術新領域的前瞻性研判,準確界定民事侵權、行政違法和刑事犯罪,充分發揮技術調查官、特邀檢察官助理作用,健全執法司法和跨區域協作機制,形成懲和治的合力。
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2023年,知識產權檢察辦案數量持續增加,案件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檢察機關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不斷優化科技創新和營商環境,助推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最高檢指導各地加強辦案組織專業化建設,強化頂層設計,制發《人民檢察院辦理知識產權案件工作指引》,提出45條檢察舉措,發布綜合保護指導性案例,為辦案履職提供指導。
“我們重點關注虛假訴訟問題,加強犯罪線索移送,共同參與對惡意注冊、濫用訴權等突出問題的懲治,促進源頭治理。最高檢指導廣東、北京、浙江等地辦理了一批惡意訴訟監督案件,如掛牌督辦、組織辦理某文化公司音樂電視著作權系列虛假訴訟案,涉及9個省份、相關案件5000余件。”宮鳴說。
同時,最高檢貫徹落實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協同保護意見,加強深度協作。圍繞知識產權保護、商業秘密保護等主題,與相關部門共同開展示范區評選建設,首次聯合表揚知識產權保護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積極參與涉外知識產權談判、國際交流和相關法律修改。聯合掛牌督辦3批150件重大侵權盜版案件,加強對下指導。各地檢察機關貫徹落實協同保護理念,實現同頻共振,推動形成大保護格局。
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國際競爭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宮鳴表示,檢察機關將“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堅持“強化自身辦案”和“統籌指導、一體履職”兩手抓,發揮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對于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最高檢組織開展“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持續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懲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加大對涉企知識產權民事行政生效裁判和執行案件監督力度。
檢察機關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機制,研究制定技術調查官管理規定,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共同參與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常態化推進懲治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工作,推動法律監督由個案到類案、由一域到全域拓展。
此外,檢察機關勇于擔當時代重任依法能動履職,充分發揮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等機制作用,用足用好調查核實權,加強對知識產權民事裁判事實認定的監督,保障司法辦案的準確性、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