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布2023年知識產權工作主要進展情況
來 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24年1月16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以下為會上公布的2023年知識產權工作主要進展情況:
>>> 專利
全年授權發明專利92.1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09萬件,外觀設計專利63.8萬件。專利復審結案6.5萬件,無效宣告結案0.77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中國申請人提交海牙外觀設計國際申請1814件。
截至2023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99.1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1.5萬件,同比增長22.4%,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8件。
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情況
經核算,2022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5.3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2.7%,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不斷提高。近五年來,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規模穩步壯大,2022年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15萬億元,年均增速達到9.4%,高于同期GDP現價年均增速2.4個百分點。
二是數字和研發相關產業快速增長。2018至2022年,七大專利密集型產業中,增加值年均增速最快的前三個產業分別是: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年均增長14.9%,研發、設計和技術服務業,年均增長11.0%,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10.2%,為實體經濟發展持續注入創新動能。
三是支撐創新發展的要素資源加快集聚。2022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全部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的比重達到48.6%,較2018年提高3.8個百分點。2018至2022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累計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65.1萬件,占國內(不含港澳臺)總量的69.0%。
四是為社會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2022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就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達到6.7%,在上年增加0.29個百分點基礎上再提高0.18個百分點。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人均勞動生產率由2018年的22.8萬元/人提高到2022年的31.3萬元/人,是非專利密集型產業人均勞動生產率的2.1倍。
總的來看,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以不到全社會7%的就業人員,集聚了全國企業近五成的研發經費投入,產出了國內七成左右的發明專利,貢獻了全國1/8的GDP。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強對專利密集型產業的統計監測,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加大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力度,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謝謝。
>>> 商標
全年注冊商標438.3萬件。完成商標異議案件審查15.3萬件。完成各類商標評審案件審理37.3萬件。收到中國申請人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6196件。
截至2023年底,我國有效商標注冊量為4614.6萬件。
>>> 地理標志
全年批準地理標志產品13個,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201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5842家。
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508個,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7277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總數達2.6萬家,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超過8000億元。
>>> 集成電路
全年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發證1.1萬件。截至2023年底,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7.2萬件。
>>> 知識產權保護
全年啟動建設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10家,完成第二批15家的遴選和公示工作。新建知識產權保護中心8家、快速維權中心7家,總數達112家。新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21家、海外分中心2家,總數達45家。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升至82.04分。
>>> 知識產權運用
全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8539.9億元,惠及企業3.7萬家。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5.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1%(未扣除價格因素),占GDP比重升至12.7%。
數據特點
一是知識產權擁有量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1.5萬件,同比增長22.4%,首次超過400萬件。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100萬件分別用時31年、4年和2年左右,而突破第4個100萬件僅用時一年半。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66.5萬件,占41.5%,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國內注冊商標有效量為4404.7萬件,同比增長8.4%。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持續為全球創新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二是企業創新活動保持活躍。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42.7萬家,較上年增加7.2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90.9萬件,占比增至71.2%,首次超過七成。進一步來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13.4萬件,同比增長24.2%,占國內企業總量的近四分之三,達到73.4%。自主創新為眾多科技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三是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強勁。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增速前三的技術領域分別為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分別同比增長59.4%、39.3%和30.8%,遠高于國內平均增長水平,表明我國在數字技術領域保持了較高的創新熱度,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增效。
四是質押融資普惠力度不斷加大。全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8539.9億元,同比增長75.4%。質押登記項目4.2萬筆,同比增長49.2%。質押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貸款惠及中小微企業2.6萬家,同比增長44%。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成為企業盤活無形資產,筑造市場優勢,增強創新發展動能的重要措施。
五是知識產權海外申請平穩向好。全年,中國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海牙外觀設計國際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穩居世界前列。其中,PCT專利申請量與上年基本持平,馬德里商標注冊申請量同比增長6.3%。分析發現,年度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靠前的中國企業與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靠前的中國企業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表明中國企業的創新保護意識和品牌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在開拓國際市場時更加注重知識產權的全面布局。
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知識產權工作意義重大。因此,新的一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深入實施新修改的《專利法實施細則》,有效落實《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加快推進《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新一輪修訂、地理標志專門立法研究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修改論證。深入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構建。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專利審查標準,擴大加快審查規模,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二是全面推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全面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推動高價值專利與企業精準對接、加速轉化。完善知識產權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作體系,優化專利導航服務,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鼓勵探索專利開源。充分發揮專利在支撐綠色技術和未來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實施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和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服務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是全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出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穩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網絡布局。加強對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工作的專業指導,健全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加強專利行政裁決工作。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網絡,加強知識產權涉外風險防控。
四是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能。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擴大公共服務機構和網點規模,持續增加開放共享的數據種類。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進一步支持自主可控知識產權數據庫建設。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和出口基地建設。
五是全面提高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水平。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謀劃開展更多務實合作項目。辦好中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30周年紀念活動。深度參與中美歐日韓五局合作,在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擴容中發揮積極作用,充實中國—東盟等知識產權合作內容。主辦中歐、中法、中日韓局長會和中蒙俄知識產權研討會等機制性會議。推進數據知識產權和地理標志國際合作,更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此外,發布會上就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培育國貨“潮品”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如需了解詳情可至“國新辦”官網查看:
http://www.scio.gov.cn/live/2024/33181/index.html